石碇淡蘭藝文館簡介
- 發佈日期:2021-01-29
- 發佈單位:石碇區公所
- 詳細內容:
-
石碇淡蘭藝文館利用舊公所大樓閒置之公共空間,發揮本區文化、生態產業等特色,培植地方文史團體及社區發展協會發揮創意與永續經營能力,並結合本地之生態景觀特殊自然 。
地質資源以及茶葉、豆腐、大菁等傳統產業特色,推廣藝文活動、培育藝文人才,傳承傳統民俗藝術,並藉北宜高速公路之貫穿帶動地方文化及觀光產業之發展。本館位於石碇區之交通要衝,為北 47 線至北宜公路的必經之地,且是連接石碇東、西街的重要路口,其位置可說是本區精華區的中心點。加上道路之停車位規劃完善,周圍觀光景點如、皇帝殿、集順 廟、吊腳樓、東街廣場等皆在咫尺範圍,故其位置對觀光產業、文化教育之推展具有絕對的優勢。一樓為常設館:
介紹石碇區歷史、景觀、物產、生態等自然及人文景觀特色。
二樓特展區:
不定期舉辦各式展覽。
開放時間:
淡蘭藝文館休館日原為每週一,調整為每週一至二休館。
如休館日適逢國定或連續假期,則調整開放參觀。本區因地廣人稀,山多平地少,雖鄰近於大台 北都會區卻未受其惠,商業經濟並不發達,區民多以務農種茶維生。 石碇是文山包種茶的重要產地,更曾經是台灣地區三大茶市之一,除了包種茶外,石碇也是東方美人茶的原區,為目前本區農會致力推廣之茶種,區公所並於每年舉 辦「石碇美人茶節」的活動,由此可見茶葉實為本區區民重要之經濟作物,也是本區飲茶文化推廣的基礎。
台灣煤礦業興盛時期,石碇是北台灣的重要煤礦產地,本區老一輩之區民,也多曾擔任過礦工的工作。雖然石碇之礦業早已沒落多時,但至今還留有許多礦坑遺跡,紀錄著老一輩石碇人的共同記憶。
本區民風純樸,擁有豐富的山林景緻及自然生態資源,故吸引 群聚的藝術家長駐本地以激發靈感,造就提昇石碇的藝術人文氣息,成為石碇區發展觀光的重要力量。唯藝術創作者散居於烏塗、格頭、豐田各里中,故設置一個固 定而人潮集中的展示場地來打開知名度是當務之急,故石碇淡蘭藝文館便成為本區對外之觀光平台。
|
瀏覽人次:651 人
更新日期:2023-04-11